close

無論誰與怪物搏鬥,都應保證在此過程中不要變成怪物。當你長時間窺視深淵時,深淵也就窺視著你。

尼采《善與惡的彼岸》

一、 本章所欲探討的重點:

1.      從電腦角度看德希達書寫概念的地位

2.      就其本身而言,解構是否在前電子時代就顛覆書寫?

3.      印刷與電子書寫兩者之間的關連?

4.      分析電子書寫的出現是如何發揮作用:

A.       笛卡爾式的主體:世界由廣延物體(res extensa)組成

B.       康德的主體

C.       黑格爾的主體

D.       電子書寫消解了主體

Gregory Ulmaer:德希達的闡釋策略闡明了電腦媒介書寫對主體的影響。(Applied Grammatology)

5.      分析以下重點:

A.         分析德希達關於主體與書寫關係的早期觀點

B.         討論與主體相關的數種電腦書寫

C.         評價德希達的後期觀點

二、德希達對於電子媒介交流的相關著作與評論

1.      論文字學:懸置於兩個書寫時代之間;線性書寫和書籍都已窮途末路

2.      立場:交流形式目前發生的劇變,一切形式實踐以及檔案和信息處理領域中出現的新結構,這一切都全面而系統地降低了言說、語音文字與書籍的作用

3.      哲學的一般狀態:由五個不同場合討論了信息技術

4.      明信片:關於電子或遠距(tele)書寫的論文

5.      1988年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談話:作家使用電腦會使主體失去穩定性

6.      言說與現象、書寫與差異、邊緣、播撒:書寫的某些特性顯明了所有經驗的特徵

三、文本與封閉的意義

1.      德希達認為:文本的讀者或文化的闡釋者要想揭示穩定的封閉意義,便不可能同時闡明文本條件,只要有了條件意義便有可能產生

2.      印刷出來的書籍,文字被空間和痕跡或記號所區分

3.      柏拉圖不相信書寫,而權力把真理界定為一種心理體驗

4.      詞語是對精神的完全在場,精神是對現實界的完全在場,這三者是對真理的完全在場

5.      言說已經存在書寫的因素,層序化(hierachical)術語之間的對立既不清楚亦不是最終的

6.      德希達力圖在他自己的文本中預防意義的封閉,對邏各斯中心(logos)的話語及其依附主體進行始終一貫的瓦解

 

四、波斯特對於德希達解構主義的觀點:

1.      解構是對邏各斯中心的文本以及(男性)主體與這些文本的關係的深層批判,這種批判始人們的注意力轉向文本性的瓦解作用,這種文本性被理解為書面(written)痕跡

2.      德希達是在這樣的情境中提出上述批判的,這一情境被他正確地定義為巨大歷史變化之中的一種普遍混亂,它將自己的觀點闡明為這一歷史情境所必須邁出的一步

3.      因為邏各斯中心主義在當今文化中扮演者一個關鍵角色,所以對它的批判具有首要的重要性

4.      一個主要難題是如何發展出一種政治,避免與邏各斯中心主義密切相關的舊現代政治的種種總體化策略和穩定化封閉

 

五、文本、語境與電子文本性

1.      解構主義所處的位置:德里達指出,解構主義處於兩個時代的轉折點上

2.      電子技術對於書寫的重新定位:電子信息使得音與寫重新定位,改變了言說主體與音訊之間的關係

3.      從符號一般屬性的角度提出語境問題:德里達堅信所有交流、所有表達、所有符號都包含著它們的發送者、言說者、只設對象分離的可能性,以此作為自己的結構

4.      語境的不完全確定與雨靜的絕對不確定性兩者所含意蘊

 

六、在主客體的邊界上書寫

1.      電腦對作家來說,使其書寫痕跡失去物質性,並免去了從思想到字型的轉化過程,這也造成了作家腦中的內容或者說出的話有著相當程度的空間脆弱性和時間同一性

2.      傳統的書寫再現腦中意向的過程,由於油墨的特性,使得改變輸出的內容變為相當困難

3.      客體(螢幕)與主體(主體)的相結合,是處於彼此的界限上,同時也都失去了它們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4.      電腦的能力讓人們注意到信息方式的鏡映效果(mirror effect

5.      電腦的輸出結果和儲存媒介無法展示作者個個人痕跡

6.      集體作者的出現以及非同步的同時性(nonsynchronous simultaneity)寫作

七、交流與新主體

1.      電腦交談對自我建構的影響(emailbbs、視訊會議等)

2.      電腦將書寫領域擴展到口頭交談,並從而覆蓋到當面交際、郵件和電話的交流領域,引發了下列的影響:

A.         引入了對身份進行遊戲的種種新可能(身分被虛構化了)

B.         消除了性別線索,使交流非性別化

C.         使關係中的現存制度等級失去穩定性

D.         消解了主體,從時間和空間上脫離了原位

3.      傳統書寫往往從作者的位置上融入特定的文化中,而在電腦和音訊服務的介入之後,書面語言被抽離社會交往,以致身分已變成想像的

4.      虛構的主體性可能比真實的自我更具本真性

 

八、電子社群

1.      電腦會議的簡介

2.      電腦會議降低了原作者的作用,也就是具有無作者的特性

3.      舊有的因素可能會影響到傳統的交流方式,如制度性身分、個人感召力、修辭技能等,在電腦會議中所考量的其他方面的影響

4.      時空的非同步性造成權力的分散

5.      透過電腦交談書寫打破邏各斯中心主義?

 

九、解構與電子書寫

1.      以明信片為例,強調與書寫一樣,是以「說的形式而不說的手段」

2.      明信片同時具有寄送的特殊屬性,而也有著未能送達指定收件人手上的可能

3.      郵政所的角色:權力地位的扮演

4.      藉由明信片表達「碎片化」(fragmented)迷失方向的主體

 

十、總結

1.      電腦書寫對主體的去中心化

2.      文本性與書寫的情境都處在改變的環境中

3.      德希達的解構概念旨在針對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傳統,消解本質主義和中心主義,而透過電腦書寫,似乎可以達到某種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aju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